“M1音响系统",系统这个词,是实质。前两天加入脚架和机架后,完成了M1系统的最后拼图,使我对“系统"的内涵有了直观了解。
1、M1音响,M88后级,2015款解码器。我最初认为除此之外都是浪费。声音?还真是不错,感觉应该有的都有了,声音比较健康全面。低音方面感觉对得起6寸半的书架箱。
2、加入我自己做的脚架,声音变得扎实。低音收放好了很多。
3、加入Z版本前级,整个低音下潜的程度超出对6寸半箱子的直观认识,有大型喇叭的感觉。
4、加入三越usb线、紫金之韵信号线。细节,力量感,两端的延伸,声场,突然是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好声音啊。
5、加入紫金之韵电源线,声音有雨过天睛之后,天空被雨水洗净的感觉。这时才对M1音箱有了真正的认识。此前,我会说,老赵,你M1做的不错(潜台词:市场上不错的东西多了,三越也就是价格厚道点)。现在的感觉是:老赵这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和研究?怎么可能对器材声音的调控达到如此精准的程度?
这里多说一句,我以前根本不相信有关信号线、电源线的说法。特别是电源线,我的物理知识告诉我,用墙里一样的电线足够了,只是从插座连接到机器而已,说这段就能影响声音,不是开玩笑么?但好在老赵推荐电源线时是”不满意就退“,电源线我不信,10年打交道的老赵还是值得信任的,一试的结果,是手头已经有了6根三越电源线。
6、前两天换了三越的M1脚架和三越机架。刚拆开脚架时有点发傻,这玩意竟然可以做的这么漂亮,外形稳定大气,质感高贵,配色也非常舒服,早知道3300元有这样的效果,早就换了。又一气安装了机架。我从事手工吉他制作10年,经常摆弄一些装置,甚至会帮吉他厂家设计一些工具、机器等设备。所以拿过来就装,开始时慢一点,后来装一组只需要5分种。腿不是矩形,四边宽度不同又带弧形,需要考虑前后左右各是哪边。待最后一组安装完毕后,我发现很可能左右方向被我弄反了。我喜欢脚架左右外侧的面向里倾斜,这样好看些。但在完工之时,我突然意识到,老赵设计的本意很可能是外侧应该跟木板一致。但所有器材已经放上,而且目前看着蛮好,没什么不妥,就这样吧。机架效果也非常出色。
脚架、机架更换完毕,一下午什么活也不干,休息,听。
这个下午,我明白了”系统“的内涵。音响系统是个整体,每个细节都要合拍。目前这套系统,在能量感上,现在是举重弱轻的感觉,听音的时候心里非常塌实,因为感觉余量非常充足。细节丰富,与没有更换机架脚架前比,相当于图像上的2K升级为了4K。空气感明显而且浓郁。再去说低音下潜极深量感质感俱佳似乎是大型箱的低音类似的话就有点俗了,因为现在的声音开阔健康富有情感,活力十足却沉稳耐听。他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这样的声音来欣赏音乐,已经会让我忘记去关注评判音响方面的参数和特点,忘记M1音箱,忘记这个系统,而只沉浸在音乐本身之中。
[attachment=125092][attachment=12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