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12400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08-11-13
Bruckner:Symphony No. 9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
Bruno Walter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CBS MYK 44825
  



  
像前两首“第七”和“第八”一样,《第九交响曲》原本也是抱负很大,篇幅可能会是很长的作品。当时已经在病中挣扎的布鲁克纳告诉他的医生,他打算把《第九交响曲》献给上帝,希望借此能得到上帝的保佑而完成它。尽管布鲁克纳实际上一生都在为上帝作曲,这位上帝却并没有特别关照他多少,终究还是没等写出末乐章,布鲁克纳便去世了。因此他的最后这首三乐章的交响曲,便以“未完成”而得名。  

布鲁克纳本人当然希望它是“完成”的,有个第四乐章的,而且据说他在自知将不久于世的情况下曾作出交代,如不能写完,可将他的《感恩赞》拿来当《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用。虽然如此,后世的演奏通常都只用他写成的三个乐章,因为它们已经很丰富很充实了,演奏时间也已经是足足一小时了。
  
瓦尔特这个1960 年的著名演奏,以无比诚挚的热忱,深刻探讨了布鲁克纳的最后世界中那些萦怀他一生的重大问题:生与死,上帝与人,英雄与悲剧......整个演奏自然、舒展,尤其著名的第三乐章“柔板”,让我们感觉到是和布鲁克纳同呼吸的。细腻、透彻的诠释,丰润、辉煌的乐队音色,以及现场感十足的漂亮录音,这一切加在一起,为布鲁克纳的伟大交响音乐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08-11-14
Bruckner: Masses Nos 1-3
布鲁克纳:三首弥撒曲(全集)  
Edith Mathis, Marga Schiml, Wieslaw Ochman, Karl Ridderbusch
玛蒂丝、斯达德、海夫里格等人演唱
Eugen Jochum/ Bavarian Radio Chorus,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约胡姆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DG 447 409-2(2CD)
  



  
虽然布鲁克纳早年(1852 年)就曾写过一首《庄严弥撒》,但通常音乐史家仍然只把他后来在60 年代写的三首弥撒曲算作他在这个体裁上的全部成绩。若以某些乐评家的意见来看,在全部音乐史上的包括巴赫《b 小调弥撒曲》和贝多芬《庄严弥撒曲》在内的所谓“七大弥撒曲”里,布鲁克纳就占了三首!  
  
这三首弥撒曲都是小调的(d 小调、e 小调和f 小调),前两首各是六乐章,即在常规的五乐章外又加了一章《降福经》,夹在第四乐章《圣哉经》和最后的《羔羊颂》之间。更不寻常的是,第二首弥撒曲不带独唱,乐队中也不设弦乐,完全是由八部合唱和管乐队来演出。  
  
当然第三首是最杰出的,也让布鲁克纳本人最觉得意,甚至一向批评布鲁克纳的乐评家汉斯利克,这回也承认《f 小调弥撒曲》的伟大。它的成功不仅直接鼓励布鲁克纳写出他的《第二交响曲》来,还让交响曲在多处地方引用了它的材料,譬如慢乐章的尾声就是来自它的《降福经》。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布鲁克纳把这首交响曲拿给维也纳爱乐,起先遭到指挥的拒绝,说它毫无意义的时候,乐队中一位长笛手插嘴说,能够写出《f 小调弥撒曲》的人是不会写毫无意义的东西的。而居然,听了这番话,指挥改变了态度,由此成全了《第二交响曲》的顺利上演。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08-11-14
Nikolaus Bruhns:Three Preludes、Nun komm,der heiland Heiland
布吕恩斯:第一至三号前奏曲、《请来,万邦的救主》变奏曲
韦恩(Gillian Wein)管风琴
Argo ZK 65




布吕恩斯在短促的生命中只写了5首管风琴曲,他那独特个性和奇异原创力使得幻想式的赋格曲段变得华丽。这些特色在本片的4首曲子中可看到。韦恩具有丰富的音乐韵律感,且能将想象力和乐曲的要素调配得恰倒好处,她最迷人的不单是她活力和技巧,而是那完美的细部配合。录音方面属水准之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08-11-14
Brumel: Missa "Et ecce terrae motus"  
安东尼-布吕梅尔:弥撒曲“Et ecce terrae motus”、继叙咏“Dies irae Dies illa”
Paul van Nevel指挥Huelgas Ensemble  
Sony SK 46348




  
在这张唱片中,12声部弥撒曲“Et ecce terrae motus”是依据Roland de Lassus于1570年在慕尼黑演出时的手抄谱而成,而“Dies irae Dies illa”则是最早的复音继叙咏。本片是此两曲的首度录音,Huelgas Ensemble在 Paul van Nevel的领导下诠释得热情、雄辩及生动,充满生命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08-11-14
BUSONI:2 STUDIES FOR DOKTOR FAUST
Daniell Revenaugh/Royal Phiharmonic Orchestra  
布索尼:萨拉邦舞曲和送葬行列(选自歌剧“浮士德”)  
丹尼尔·雷文诺指挥皇家爱乐
EMI CDM 7 69840-2




  
“萨拉邦舞曲”和“送葬行列”是布索尼以他最后一出歌剧《浮士德》里的素材所写成的管弦乐曲,充满浓厚的神秘感和寂静、难以忘怀的深度感,这两首演奏时间约20分钟的乐曲,丹尼尔·雷文诺和皇家爱乐表现得相当精彩,重新数位化的音质亦不差,值得尝试。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08-11-14
William Byrd: My Ladye Nevells Booke
威廉-伯德:内维尔-贵妇人曲集
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古大键琴、大键琴、室内管风琴
L'oiseau-Lyre 430 484-2





这套威廉-伯德的唱片收录的都是由温莎地区的约翰-波文(John Baldwin)所编辑而成,且被认为是16世纪欧洲最佳的键盘乐曲集。在这里,霍格伍德分别弹奏一部古大键琴、两部大键琴以及一部室内管风琴,精湛的技巧展现了无比丰富的感情,是甚具活力的演奏。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1-14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08-11-14
William Byrd:Masses for Voices
威廉伯德:三声部、四声部弥撒曲  
威尔科克斯指挥国王学院合唱团
Argo 433 675-2
  




  
伯德这两首曲子是国王学院合唱团录于1960年的唱片,较之早3年的“五声部弥撒曲”显得更有张力,对于音量及强弱对比控制得很好,完全掌握着乐曲的精髓和情感。录音相当完全,干净、充沛,定位感很好,喜欢宗教音乐者不可错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08-11-14
Manuel Cardoso:Reqiem  
弗雷-曼努埃尔-卡多索:安魂曲
Phillips/the Tallis Scholars  
彼得-菲利普斯指挥泰利斯学者合唱团  
Gimell CDGIM 021






卡多索这位葡萄牙作曲家的“安魂曲”,就作曲风格而言(如果不考量作曲年代),不能算是巴洛克时代的乐曲。这是一首纯帕勒斯提那式的作品,以一种震撼与原始的力量打开乐曲的序幕,这首安魂曲的线条干净利落,音响纯净,一如其它当时作品,其主题大部分出现在最高声部。如果撇开时代性,就音乐本身系统,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泰利斯学者合唱团的声名早在乐迷圈中传颂;同样的,这张CD他们又写下一个历史性的灿耀声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08-11-14
Canteloube:Chants d'Auvergne
康特卢贝:奥弗涅歌曲集  
卡纳娃(Kiri Te Kanawa)演唱  
Jeffrey Tate/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Instrumental Ensemble  
泰特指挥英国室内乐团
Decca 410 004-2




  
  
关于康特卢贝,词典上总共只有五六行小字。就算是孤陋寡闻吧,说真的,除了这几辑《奥弗涅歌曲集》,我就不知道康特卢贝还有别的什么作品传世。
  
可这些乐队伴奏的歌曲却是出人意外地精彩!原来我等自以为领略了音乐风光已经八九不离十的人,也还有遗憾多多。
  
奥弗涅是法国南部山区,康特卢贝1879 年就出生在这里的阿尔代什。听他的这些歌曲,哪怕不懂词儿,你也完全可以想象那个奥弗涅山区,风光多么迷人,气息多么爽朗,视野多么广阔!譬如第一辑的第二首《拜雷罗》,“牧羊人,那边横过一条小河......”,女高音含情脉脉地用一个接近摇篮曲的缓慢曲调,唱出极为宽广的韵律,情和景都在这里边了。第三辑的第一首《纺纱女》,说的是“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如何对付牧羊的小伙子的调情,既风骚又调皮,曲调简单,却相当迷人。第二首《驼背》则充满了一种村姑式的幽默感......其实我也不必一一列举,事实上全部的《奥弗涅歌曲》都很动听。  

全部《奥弗涅歌曲》共分五辑,总共26 首。你现在看到的这张唱片是前三辑的13 首。卡纳娃版后两辑在另一张CD 上,编号是Decca 411 730-1。1995 年Decca 又出了廉价版的双张套片,编号是 444 995-2,曲目完全一样。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1-14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08-11-14
Joseph Canteloube:Songs of the Auvergne
康特卢贝:a阿维农之歌  
基尔戈梅丝(Jill Gomez)女高音  
Vernon Handley/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V.汉德利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
EMI DIG.CE EMX 9500





几乎和上一张CD的曲目相同,但却是中价位版本,相当划算!充满乡村及民谣气息,Gomez散发出自然的光彩和浓厚感情的音色,听来颇令人感动。Handley则以炽热、率直的伴奏,再加上鲜明、丰润的录音,使得这张CD能和卡纳娃版本相竞争。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