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12036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8-11-09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5 " Emperor "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三十钢琴奏鸣曲  
科瓦切维奇(Kovacevich)钢琴  
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Philips 422 482-2
  





(科瓦切维奇呈现出非常令人满意的“皇帝”,他不采取急促、外向的手法,在戴维斯敏锐、精确的伴奏下,作出干净、富动态及深厚热情的诠释。为避免凸显他那非墨守成规的手法,在追求细致及平和音色上,下了不少工夫。)
  
磅礴,伟大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正巧是在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的1809年写成的.这之前,贝多芬对当初曾受他崇敬的拿破仑的穷兵黩武已颇有反感,而法军的入侵和占领又激起他新的愤怒.战争耽搁了艺术,直到1812年春天,《第五钢琴协奏曲》才在维也纳首演.颇具讽刺的是,就在这次并不怎么讨好维也纳听众的演出中,倒是占领军的一位军官被深深打动,盛赞它为"协奏曲中的皇帝"——据说此曲的别名就是这么来的.  

在不计其数的版本里,我还是最迷眼前的这张"皇帝".南斯拉夫裔的美国钢琴家毕晓普—科瓦切维奇长期居住英国,70年代末就被英国乐评界捧得厉害.的确,他在Philips的录音几乎张张迷人,音色格外清丽,一颗颗琴声都晶莹剔透,美得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以他这种新派手法弹贝多芬后期协奏曲是有点儿冒险的,因为人们似乎都认定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应该弹得粗壮,豪放,像巴克豪斯那样的才对.科瓦切维奇当然是比较纤细的,但好在他弹得并不小气,并不刻意凸显他的音色绝技,因此也能伴着清丽弹出了乐曲中那份自在的堂皇.当然,贝多芬在这里一反传统协奏曲的做法,有意不安排大段的独奏华彩,这也迫使科瓦切维奇更多地参与交响式的乐队发展,从而避免了可能造成轻飘的个人发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8-11-09
Ludwig Van Beethoven:Klavierkonzerte 1-5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全集)  
肯普夫(Wilhelm Kempff)钢琴
肯彭(Paul Van Kempen)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DG 435 744-2(3CD)






比起前一位协奏曲大师莫扎特来,贝多芬的乐队谱更具有交响性,其中的个别乐器也更为个性化,与钢琴的对应也更开阔,旷达.尤其从第三协奏曲起,贝多芬更是反过来让钢琴也参与进乐队,推动了整个音乐的交响性展开.技巧更辉煌,音响更壮丽,使得钢琴协奏曲这一音乐式样大大地浪漫化了,难怪到了他的第五协奏曲问世,音乐会听众中有人会情不自禁地欢呼它为"协奏曲中的皇帝"!似乎这"王位"命中注定是要让贝多芬来坐的.
  
无数的钢琴家和乐队在演奏这些曲子.全集唱片很多,好版本也不少.我以往曾向朋友推荐Philips的布伦德尔和海廷克版(LP编号 6767 002),至今珍爱不已.这回我再推荐DG的肯普夫版,在我也是一个至爱.肯普夫于DG先后两回录过这五首曲子,1953年的这个单音版本显然好过后来和莱特纳合作重录的那套.虽然是单音,音效却相当不错.更有意思的是,除了第五号"皇帝"之外,前面四首的快乐章华彩都是肯普夫重写的,这一点就和其他所有人的版本都不同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8-11-09
Beethoven: Symphonie No. 3“Eroica”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费德里奥”序曲
Otto Klemperer/Philharmonia Orchestra
克勒姆佩勒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Mono EX 200457(3LP)





这张唱片是克勒姆佩勒与爱乐管弦乐团首次录制贝多芬曲子的一部分,虽是单声道,但数位化的版本,效果明显比前次的人工化身历声要好得多了;细节丰富,低频也更厚实。白热化的“英雄”,加上权威、媚人的序曲,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胜于稍后的身历声版(指演奏方面)。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1-11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8-11-09
Beethoven:Symphonies 4 & 6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
Kurt Masur &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马舒尔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Philips 434 919-2
  






贝多芬的第四由于夹在“英雄”与“命运”之间,演奏次数和受欢迎程度因而较小;不过它还是水准很高的作品,相当值得欣赏。马舒尔除了以极宽广的想象力和浓烈的诗意去处理之外,并兼顾了原曲的幽默性。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则以不可思议的灵活性和文化气息去相呼应。此外,“艾格蒙特”则显得庄严华丽。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4 and 6 "Pastorale"
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
Bruno Walter/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Sony SMK 64462





瓦尔特的贝多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他的音乐自然呼吸,宛如歌唱一般。本张CD录制于1950年代末期,瓦尔特的身体状况虽不佳,但音乐的诠释演出并未打折扣。第六交响曲“田园”可说和伯姆版并列为历史性难以超越的名演,充满诗情画意的演奏,使聆听者无不深深着迷。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1-10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and No.7
贝多芬:第五(命运)、七交响曲  
Carlos Kleiber/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447 400-2




小克莱伯的贝多芬第五号、第七号交响曲还需要三星带花为他加冠吗?甚至可以说还需要介绍吗?这个录音是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全神贯注、演出最能撼动人心的名演奏,克莱伯仔细剖析了贝多芬交响曲中矛盾与冲突,深刻感情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听贝多芬的“命运”而不闻小克莱伯者,恐怕要遗憾终身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 SYM. 3, 7 & 8  
贝多芬:第三、七、八交响曲-序曲“剧院落成典礼”
保尔-范-肯彭(PAUL VAN KEMPEN)指挥柏林爱乐
PHILIPS 438 533-2(mono录音)
  





很少人知道肯彭和柏林爱乐的这张1950年代的单声道录音。英雄交响曲在1954年录制,是大师1959年去世前的最伟大录音。第三和第七交响曲是1953年录制,整体而言,保尔-范-肯彭是上一代指挥家典型的浪漫指挥演奏家,充满了巨大内聚的力量。从第八和第七交响曲的表现,真能和富特文格勒与卡拉扬一较长短。这张鲜为人知的录音,几乎每个爱乐迷聆听过后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Pastorale”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田园”
Otto Klemperer/Philharmonia Orchestra
克勒姆佩勒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CDC 747188-2





早期立体声录音,由瓦尔特-李格制作,是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演奏;虽然优雅的牧歌式诙谐曲在速度上稍慢了些,但自然、真实并洋溢着跃动的节奏。慢板乐章及暴风雨后的赞美颂歌亦表现得精彩绝妙。早期录音,但音效仍很不错。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Flute Serenade
贝多芬:长笛、小提琴及中提琴小夜曲  
The Isreal Flute Ensemble  
以色列长笛三重奏
Pickwick CD PWK 1139






轻快迷人的长笛、小提琴与中提琴编制,使贝多芬不由自主地谱写出快乐而轻松的曲子。其中反复进行的和谐、质朴乐段使人想起了莫扎特。以色列三重奏愉快的演奏散发出魅力,团员的卓越技巧和无间默契令人赞赏。录音自然而平衡。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1-13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8-11-10
Beethoven - Complete String Quartets [Box set]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
Quartetto Italiano  
意大利弦乐四重奏  
Philips 454 062-2
  





这是意大利四重奏团花了10年才陆续完成的巨作,无论在音色上、技巧上或是默契方面他们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极佳的平衡性和紧密度亦是出色的地方。虽然并不是每一曲都完美,但肯定是战后最佳的全集版本。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