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5711阅读
  • 33回复

一段时间以来接触Naim的小结,看了也许会少走弯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6-04
— 本帖被 sanyue 设置为精华(2008-06-04) —
听过不同级别的naim.

不同级别的共同点是: 大动态,黑背景,线条清晰,速度感和乐感明显, 音场开阔.

不同级别的不同点: 控制力越来越厉害, 好象汽车发动机加了Turbo, 定位越来越精确, 左右声道配合越来越一致, 因而越觉得清澈, 安静(尽管此时沙发也许都在动了), 乐器分离越来越明显, 现场感越来越近.

由于hifi度的提高, 反而有点掩盖Naim传统的特点.

回过头来, 我还是比较喜欢 CDX2+202+200那种宽松,弹性,明亮和温暖的感觉. 此时听众可能更专注于音乐而不是声音.

其实5i也达到了202+200  “85%”(不准确)的表现. 而投入却相差悬殊. 难怪一些欧洲的大玩家又回到了200级别甚至更下. 即使是要求较高的一些人干脆停在282+250级别, 觉得别无所求.

看来玩Naim一定要量入为出,低级别不代表低享受.

其实Naim早已根据消费者的口袋大小做好了不同体积的糖果. 只要你舔一口, 那种味道就会把你一步步引上Naim的升级的梯子, 糖果会越来越大, 你的口袋会越来越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6-04
1. 202+200对于有些人来说控制力可能不够好.

2.  282+250比202+200控制力要好,更有力度. 282+250对绝大部分即使是挑剔的人来说都足够好了.

3. 除非有更高级别的器材做A/B比较, 否则难挑282+250的毛病.

Naim高一级价格基本都翻倍, 相对于价格的差别来说, 声音上得到的那点提高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值得.

玩Naim, 还是低级别,好声又值得.   
[ 此贴被hifi40cn在2008-06-04 09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6-04
Naim最初和Linn分家,以Nait轻易推动Linn的音箱和声音风格而出名。

一直到最近, Naim都有专门为LP12唱盘设计的直接装在LP12底盘上的唱放。

其实, Nait系列应该是传统的Naim。而150, 200应该是Nait的分体设计。

250及以上是基于Nait风格和新开发的晶体管技术的另一平台。这一平台已不再是大众的东西了。

“玩Naim, 还是低端好, 好声又平价, 超值!”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6-04
请问1. 202+200  2.  282+250都要多少米?
喜欢就是一种态度,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感受生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6-04
Naim不同级别机器非常讲究般配的。 不同级别的前后级和音源最好不要混用。否则会改变声音特点,不再耐听.

因为当时设计时是配套调声来的。

但是,可以用以下次序逐步升级:
音源 -> 前级 -> 后级.

因为它们的影响力逐渐递减, 而且后级通常不至于拖后腿太多. 前面升级,明显感到系统的提升,而不是变味.

有人用CD S3+555PS (十几万的东西)+Nait 5I 来推 SF 的 Amati, 据说效果不俗.
yak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6-04
有道理!学习!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6-04
请问1. 202+200  2.  282+250都要多少米?

请直接问老赵.

200可以为202供电, 但250不行, 必须为282配至少hicap电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6-04
学习了,很有启发!

最近在网上看到NAIM的老款产品非常热门,虽然是二手的,但价格一路看涨。

无怪乎有人在感叹,说NAIM的灵魂已被它的老板多少年前就带到天堂去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6-04
我觉得,202+200,非常好了。

250+282+hicap,更加的强调了线条,空气感和韵味感觉反而下降了,呵呵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6-04
最初出名是他们的鞋盒大小的Nait 1功放。 体积小,推力大。
[ 此贴被hifi40cn在2008-06-04 13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