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35857阅读
  • 798回复

克莱因蓝——漫谈爵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8-06-03
       



桌上有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的《厌恶及其他》,扉页的笔迹显示是我在1991年3月1日买的,定价1.65元。实在是本很划算的书,因为从那以后不管谁问我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我都会毫不迟疑地说:“萨特。《厌恶及其他》。”在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这个干脆的回答很好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就像坚守了一段漫长而坚贞的爱情似的。我想,不管是萨特还是漫长而坚贞的爱情,如今都是高深得值得炫耀的东西了。

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也是很值得炫耀的:调式爵士(Modal Jazz)就像存在主义一样,有种摄人的质感,就是那种饿着肚子看见精美菜单上鹅肝酱三个字时不禁会屏住呼吸的感觉。不过, Kind of Blue 与《厌恶及其他》还是有点不同的,我想,那本书是青春期自认为可以成为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营养麦片,而如今这张唱片多少更像是部《葵花宝典》,能够领略顶尖高手的顶尖绝技就够了,绝不会去干挥刀自宫这样崇高的事的。

所以,一般地,我是不会边听Kind of Blue边看《厌恶及其他》的——实际上,自己基本已经丧失再看萨特著作的机能了,而Miles Davis这张名垂青史的唱片也是很少听的,尽管它们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艰涩,但终归有种……

有种厌恶及其他的感觉。

我想,这种感受应该和洛根丁的厌恶不太一样吧,不过也许这是存在主义脑震荡的后遗症也说不定。管他的,毕竟那个时候自己还年轻呢,被大师洗过脑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不过仔细想想,我的“厌恶及其他”和萨特式的厌恶终究还是不同的。就拿这张唱片来说吧,它不会让我感到丝毫的厌恶或恶心,相反,还挺喜欢的,至少看着封面上那10个蓝色字母——Kind of Blue——就觉得很满足,是那种握着一直想握的某个女人的手的满足感。而一听起那伟大的小号,还有同样伟大的钢琴、萨克斯风、贝斯和鼓,一起或各自从某个调式出发走到另一个调式,真让我人觉得很……很厌恶及其他呀……

唉,这样的比方还是太抽象了。得换一种说法试试,关于厌恶及其他。比如。

比如酱子——假设有那么一个叫酱子的很具体的女孩——在很多年前的一个很具体的晚上,被我很具体地搂在怀里。她有很具体的柔软的腰和很具体的温热的体温,透过薄薄的布料就可以很具体地触及到。实际上,酱子是喝了两瓶啤酒之后被我搂在怀里的,奇怪的是那次我滴酒未沾,可能跟当时我的胃病有关吧。问题的关键大概就在于那个容易恶心的胃了,让我难以忍受别人的醉——他人的醉即地狱——酱子醉了,也许只不过是有一点点醉。反正她忍不住还是吐了,在我的怀里很具体地吐了。我轻轻地搂着酱子,轻轻抚摸着她的背,让她一点一点地呕吐着。就在那一刻,是啊,就是那个很具体而几乎静止的一刻,我很具体地感觉到自己真的爱上酱子了,因为我存在主义的胃很浪漫主义地迷上了酱子现实主义的呕吐。

这终于是个很好的比方了。在隔绝多年以后的这个夜晚,听着Miles Davis沉着而抽象的调式爵士,突然触摸到酱子遥远而具体的呕吐以及自己对它具体而隔绝的爱,厌恶及其他就不动声色地蜂拥袭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qjy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8-06-03
Kind of Blue 。。。别说leader了,看那些sideman的名字就知道这张专辑的伟大。。。不过作者把Counting Crow ,Joni Mitchell,Al Green,Tom Waits,K.D. Lang 都放进来了,似乎把Jazz泛化的厉害了。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8-06-03
几个不同的版本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8-06-03
       



想说的是左手最靠近小指的那只手指。之所以没直接说左手的无名指,并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完全是因为附近开了一家快餐店就叫这个名字的缘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这家店的装修未免太那个了……简直就像卫生间一样呀。所以只好这样来说这只手指了。

后来我才想起来,这只手指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偏爱的,至少是另眼看待的,而以前我还以为自己最喜欢它是件很特别的事呢,直到那天我把戒指戴上去的时候,才恍然醒悟其实全世界的结婚戒指都是戴在这个位置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还好,据我所知喜欢听Nick Lowe的人不多,其实身边似乎没有谁会在意这个英国老头的。虽然喜欢一些别人不怎么在意的音乐,和金屋藏娇什么的扯不上关系,但还是有点像终于拥有了一个单独的秘密,很值得沾沾自喜……嘿嘿,这是Nick Lowe的Dig My Mood呀,你没听说过么,我可是很喜欢哟……诸如此类。千万不要哪天有上百个人跑来说,Nick Lowe呀,我每天都听上百遍啦,就像左手那只手指本来就是用来戴婚戒的那样,让人丧气得恨不得马上把它剁掉埋到冥王星上算了。

我这辈子——如果运气好的话,应该说我这半辈子吧——惟一戴过的饰物就是这只手指上的戒指了。哦,应该是那只手指才对,因为说的是若干年前的手指,如今这只手指和其他9只一样,朴素得像太平间的下午。很显然,这是件无关紧要的事,随便挥一挥左手,那只手指也不会露出什么特立独行的气质来,更不会怀有半点曾经戴过戒指的荣耀或失落。是啊,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也许应该说的是那枚戒指,而不是曾经的那只手指,因为从戒指说起能够带来一连串引人人胜的故事吧。白金圆环上斜斜地开了一道粗糙的口子,中间镶着一小点钻石碎末,真的是一小点哟,大概是雕琢某颗钻石时溅下的残渣碎片吧,不过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作为生平第一枚戒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我想说的还是那只或这只手指,因为戒指连同它不合时宜的配偶——另一枚同样模样小一号的戒指——完全不知所终了。对于下落不明的东西,总是很难维持持久的注意力的。而手指始终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会一直相伴到老,所以首先关心的应该是那只手指才对。

他——不管怎么弱不禁风,那只手指好歹都是男性——毫不迟疑地和同伴们一起扑向她的右手。那个柔弱小巧的对象,散发着迷人的异性气息,那是手指星系的语言,只有手指们才听得懂,估计就是“让我们拥抱吧”或“我很需要你”之类的意思。就在他进入对方两只手指之间的时候,时间突然停顿下来。

“这是什么?”对方的手指警惕地问。

“戒指。”

“戒指?是和另一只手指在一起的戒指吧?”

3秒钟的沉默在手指星系里可能会有一万年那么漫长。

好在右手的同伴们从温柔乡里及时赶到,用一系列尽量从容的动作将他从戒指的咒语中解放出来,使他终于可以光滑地和她痴缠在一起了。

Faithless Lover是DigMy Mood中最动听的歌,尽管只有2分44秒,那欲罢不能的忧伤,可能就是一只手指漫长情欲生涯中无力摆脱的宿命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8-06-03
       



我说。

清晨7点,就着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一边喝着香满楼鲜奶,一边吃着苹果和西梅,这样的境界奢华得让人有点难以置信。而现在我正是沉浸在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早餐乌托邦里,莫名其妙地嘟哝了一句。

往常这个时候正是恶梦时间,所有的人根本不理会物理定律的限制全都挤在枕头上,以便让我醒来后患上一小会儿抑郁症。但是今天我已经可以站在到阳台上,眺望新鲜的一天,高楼大厦低矮民宅海市蜃楼似地簇拥在一起。  但我宁愿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待多一会儿。

酱子蜷缩在床的一侧,那姿势似乎随时会从床沿上滚下来。我点着一支烟,靠在卧室门框上望着她。我知道这不过是错觉,浅蓝色的被子蜷成一团睡在深蓝色的床单上,如此而已。可以把音量开得很大,足足达到47,而不必担心会吵醒自己。DOn McLean水果般的歌声不会随着水果消失在胃酸里,但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类似海子诗句的幻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句我惟一记得住的诗句。

我该走了,我说。

衣服整齐地摆放在沙发上。很快的,它们就可以打开门,在门口停一下,想想左边裤袋里的烟和火机,右边裤袋里的手机,后边裤袋里的钱包,还有压在长袖T恤肩上沉甸甸的笔记本电脑的背带。钥匙委屈地摊在屋里的书桌上,为被刻意地留下来而委屈。然后。

然后离袖口几公分的房门把手会被粗暴地拉扯一下。

嘭。

还在以后某个时候傻傻等着的巨响会在房间里产生一小而这比整理头发抽屉书架衣柜房间厨房要难得多。该从哪一部分开始呢。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可回忆,没有什么可忘记,也没有什么可后悔,但我里面有个结,没人完全知道我变成了什么,只有我知道我再也不是曾经的样子。(1’ve  gotnothing on iny mind:Nothing tO remember,NothingtO forget.And I’ve got nothing tO regret,But I’mall tied up on the inside,No one knows quite whatI’ve got;And l know that on the outside What lused tO be,I’m not anymore.)

微凉的Don McLean在几十万光年之外民谣星球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上空拂过,吹响道路两旁黑白相间的钢琴树。那阵清脆虚弱的星际飓风改变了这个房间星球的轨道,使我无法稳定地进行打扫的工作。

没有什么可想的,我说。

窗帘被拉开了一半,酱子站在清新的光线里面梳着头。

在之前的某个时候,也许是几个小时以前,也许是五十年前,她还赤裸着趴在我赤裸的胸口上,空气里还浮着一层淡淡的性爱过后的茫然气息。我侧着身子盯着地板上光线降落的机场,会有一两根头发在这垂落的领空里滑翔的痕迹,只是不在这个时空的坐标系里。我控制住再拖一次地板的念头,也没有真的就趴在地上搜寻可能残留的什么。

厕所的灯坏了,所以不必去按墙上的开关。小窗子里透进来的光已经足够了。我小心翼翼地调好水温,然后仔细地冲洗着。温暖的水流让我有点留念。

擦干头发擦干身体,我披着浴巾站在微醒的衣服旁边。尽管它们来自不同时代,有的被酱子抚摸过,有的被其他温柔的手抚摸过,有的只见过我,但依然很和谐地叠放在一起,毫无怨言。我望着这些幸福的布料。于是。

于是我走了,哪儿也不想去。爬上床,开始睡觉。

我走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8-06-03
       



终于冷了下来。

躺在床上听见雨滴声在某个地方响看,断断续续。这时听起Miles Davis,才想起似乎很久没有下过雨?,因为很久没有听过那雨滴般的号声。Asceoseur pour l'echafaud,一张法国电影原声唱片,英文名可能是Lift to the scaffold。《升起绞刑架》,一个冷酷的名字,很衬Mies Davis,很衬这个气温下降的夜晚。可是封面却是一个表情美丽的女子,因为美而显得有些忧郁。

内容却很浪漫,浪漫得会让第一次听爵士的小资产阶级马上着迷。这也是让我从此迷上Miles Davis的唱片,尽管后来买?那张著名的Kind of Blue,但与那里面Cool Jazz哲学著作般的深刻比起来,我一直还是偏爱这张没多少内涵的小品集似的电影音乐。只是不敢常听,往往是在索然的雨夜里放它出来,在一小段旋律动机绵长往复的哼鸣中慢慢睡去。所以非常熟悉地记得头几首曲子的样子,幽怨沉寂得令人心情黯然,然后就会睡?。很少听过片子的结尾,长达七十多分钟的唱片,要完整听一遍的确很难。

不知道电影会有多长。一定是部极闷的超长艺术片,好在没有看过,仅仅望着唱片封面的女子就够了,毕竟她真的实在是很美丽。时常会猜想影片中的镜头,在听Miles Davis静若止水的曲子的时候。雨夜街头。湿漉漉的马路。空无一人,是那种用石块拼接的马路,在欧洲电影里常可以见到。还有那名女子伫立的影子,有如相片中那张脸上眼睑下的阴影,孑然而有点骄傲。大概就是这样吧。画面总是黑白而静止的,就像唱片册子里印刷的那样,黝黑发亮的Miles Davis将他那简洁的小号对准撩起波浪秀发的白皙美丽女子的左耳。美女与大师,同样令人心神向往。

固执地认为,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可救药的冷清?,即使是Miles Davis其他那些更加名垂青史的Cool Jazz作品,都比不上这张唱片中的曲子。断断续续的号声,断断续续的贝司拔弦声,断断续续的鼓击,还有断断续续的萨克斯合奏,不断演进着一个个断断续续的落寞寡欢,彼此牵挂,又相互疏离,则Miles Davis冷漠得像一个成熟的男人,即使跳跃的快板也不帝一丝热情,寒气逼人的奏鸣总是让我想起一出电影片名:爱比死更冷。

雨似乎停?一会儿又淅淅沥沥地响T起来,就像MilesDavis的号声消沉之后又会尖厉起来,那致命的高音真应?“命若悬丝”这句话,那记刺骨的一击总是会让自己不禁动?要学吹小号的心思。所以这张唱片不能多听,《升起绞刑架》果然不是一个吉利的名字。

广州冬天的雨有点像江南早春的雨,只是一个是寒冷的  序幕,一个是萧瑟的注脚。听雨夜的Miles Davis,总会想起古龙小说里的那招绝杀技“小楼一夜听春雨”,浪漫的极至原来是充满了杀气。

AscenseuP pour I’echafaud。  1 957年1 2月4—5日,  巴黎,Le Poste ParisIen,  Louis Malle的电影原声音乐。Miles Davis小号,BarneyWilen中音萨克斯,Rene Urtre6er钢琴,Pierre Michelot贝司,Ken叫Clarke鼓。四十三年零十;天后的凌晨一点至三点,广州,雨。小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8-06-14
网上很少有美国DISCOVERY唱片公司的介绍,可能现在已不再存在,但我手中收藏的该公司出版的几张CD,多少年来一直是我所喜欢的。

“Jazz at the Movies Band”——一个同样在网上很难找到的乐队,唯一知道的他们只出了六张唱片,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从1993年到1997年,五年时间里才出了六张。

其音乐说它爵士也好,说它轻音乐也好,不管怎样,熟悉的电影插曲,婉转的萨克斯,洒脱的钢琴声,定能让你忘了一天的疲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8-06-14
1993年出版的两张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8-06-14
1994年出版的一张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8-06-14
1995年出版的两张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