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聆聽
貝多芬9號交響曲(合唱)
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9)的作品「快樂頌」(An die Freude)是貝多芬創作這首交響曲的原
始動機。貝多芬史無前例的在交響樂中把人聲引進--是人聲和器樂真正的交響,合而為一;而整個樂曲的長度超過一個
小時,也打破了音樂史上原有的成規。
貝多芬於1817年開始構思這首交響樂,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首演。這時貝多芬已經完全聾了,由維也納劇院樂
隊長I.UMLAUF來指揮;每一樂章演奏結束時都掌聲如雷,但是貝多芬毫無所覺,最後是C.UNGER扶著貝多芬轉身向後
看,貝多芬感動得熱淚盈眶,鞠躬致意。
第一樂章一開始便是宇宙洪荒,一片混沌未闢;
第一主題開始時決定大、小調的第三音沒有出現,所以這裡的音樂是模糊、閃爍的;到了第二小節才看到是小調的音,再
下來有關鍵性的五小節,無論節拍、速度都讓人聯想到普羅米修斯復活時巨大的呼吸(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
第二主題非常不像貝多芬的音樂,倒有點像莫札特;初聽時覺得二者銜接得有點意外, 第一主題是古典的正門,第二主
題則是古典的側門。
發展部開始的六小節用弦樂訴之以情,好似憂心忡忡的英雄;至於第一主題和它相同的六小節則是沒有煩惱的英雄。最被
第一樂章感動的作曲家是那不可一世的華格納,他曾三番兩次地說:貝多芬寫了一個創世紀的音樂!
第二樂章3/4拍子,導奏8小節,只有8拍--1、3、5、6有聲音,2、4、7、8休止,沒有聲音,在這裡沒有聲音
比有聲音更可怕。用奏鳴曲式寫的SCHERZO,發展部的節拍有非常大的變化;TRIO是4/4拍子,有田園風格。
第三樂章慢板,它的結構是2小節的導奏,然後是二個主題,再進入變奏。第一主題旋律非常美,然而也非常艱澀;第二
主題比較單純,以弦樂表現均衡的美。
第四樂章把席勒的詩「歡樂頌」譜入樂曲。要表達「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大同」的思想。它的段落是FANFARE
(號角)→REZITATIV(宣敘調)→1→R→2→R→3前三個樂章短暫的主題,都被一段固定的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旋律
打斷了;貝多芬在樂譜上特別註明:NEIN(不)--因為那些都不是恆久的。經過如此的波折,主題才出來。「喔!朋
友,不是這樣的聲音!(指合唱之前單純的只有管絃樂的樂句)讓我們唱出更愉快的,更充滿著歡樂的歌聲。快樂!快
樂!······」這首交響曲藉由席勒的文字,淋漓盡致地歌頌出對人類的愛、對上帝的愛、以及對宇宙自然的愛。
人聲的部分,有四個獨唱者的個別獨唱、以及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再加上合唱團的齊聲高唱。這首詩在最後寫到上
帝,祂在繁星之上照臨大地,祂是永恆。
[ 此贴被spenser在2008-08-05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