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99179阅读
  • 790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0 发表于: 2008-12-01
MacDowell: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马克杜威: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
阿马托(Donna Amato)钢琴  
Paul Freeman/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弗里曼指挥伦敦爱乐  
Olympia Dig. OCD 353




  
这两首作品是马克杜威早期的作品,他曾在李斯特门下,而这两首曲子也有他明显的影子,尤其是第一号.但第二号则较为人所熟悉,曾由Clibrn和Szidon合作灌录过.是一首曲调清新的佳作.阿托马的钢琴颇有说服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1 发表于: 2008-12-01
MacMillan: Veni, Veni Emmanuel, concerto for percussion & orchestra /After the Tryst, for violin & piano
麦克米兰:为打击乐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小提琴与钢琴的小幻想曲  
葛兰妮(Evelyn Glennie)打击乐
James MacMillan/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  
麦克米兰指挥苏格兰小交响乐团  
RCA Catalyst 09026 61916-2
  



  
麦克米兰这两首协奏曲与幻想曲分别完成于1990年与1992年,其中打击乐器之协奏曲可是本张CD的卖点。打击乐器的演出,由音响效果到营造戏剧性是演奏的要素之一。麦克米兰自己身兼指挥,效果果然不同凡响,一开始打击乐器就让音乐场面充满了喧闹和紧张的气氛,光与影的表现屡有神来之笔,至于录音上,也有不错的音质表现,尤其音量控制得宜,不会使人有压迫烦躁之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2 发表于: 2008-12-02
Gustav Mahler: Orchestral Songs—Das Lied von der Erde
马勒:大地之歌  
James King, Janet Baker
蓓克、King独唱  
Bernard Haitink/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  
Philips Duo 454 014-2





  
这是一张最能表现马勒的声乐家与深入研究他音乐的指挥的组合,美妙的结果令听者感动不已。最后一个乐章“告别”虽然很长,但凝聚一起的力量好象是一口气录完,这是最极致的表现!有时King不能配合另一位独唱,但是他的声音充满智慧与共鸣,转录成CD音色更明亮清晰,但不如LP的温暖饱满。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3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 )  
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
Arleen Auger/janet baker  
奥吉尔、蓓克演唱
Simon Rattle/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莱托指挥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EMI CDS 7 47962 2(2CD)
  
  



《第二交响曲》的别名是“复活”,因其末乐章中女高音与合唱的歌词来自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同名诗篇。最后的一段歌词,“展开我为自己取得的翅膀......”,却是马勒自己的文字。这个效法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带合唱的末乐章,是在前面四个乐章完成之后,又让马勒憔悴了一年才写成的。它对应第一乐章“葬礼”,对死的意义,进而也是对生的意义作出回答。而那首“葬礼”,又曾是马勒本人非常看重,却遭到他的恩师汉斯·冯·比 洛断然否定的一首单独的交响诗。从弦乐器上的阴沉而强有力的碎弓开始, 到一个鼓号齐鸣的庄严主题在管乐器上出现,形成宽广、高远的气势。第二 乐章有优美的抒情,在沉郁中流露出温婉。谐谚曲从活泼、撩人的打击乐和 流畅的木管乐稍带幽默的曲调,逐渐演变成怪诞乃至恐怖。第四乐章“原光” 其实是末乐章的引子,女低音独唱的《啊,红玫瑰》,歌词选自《少年魔角》。由这个短小而朴素的慢乐章,把我们带入集天地人为一体,气象万千的末乐章。

莱托在EMI 灌录的马勒交响曲唱片张张都好,尤其杰出的是“第二”,诠释充分,表情丰满,甚至录音也透出许多灵气。其它的好版本还有:克莱 姆佩勒版(EMI CDM769662 2 )、阿巴多版(DG 427 262-2)和希诺波利版(DG415 959-2)。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4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No.4、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马勒:第四交响曲、旅行者之歌  
Judith Raskin/Frederica Von Stade
拉丝金女高音/斯泰德次女高音
George Szell/Cleveland Orchestra
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Andrew Davis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安·戴维斯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Sony SBK 46535
  
  



许多爱乐朋友认为《第四交响曲》是马勒交响曲中最好听的一首,我觉得不无道理。  
  
首乐章从一串马步节奏的铃铛声中开始,立即便引人入胜。长笛的啁啾鸟语伴着铃声,在这短短的几小节中,诱发了我们的许多向往。第二乐章是谐谑曲,被调高了音的独奏小提琴奏出怪怪的、极富想象力的曲调,神秘而幽默,被马勒本人戏称为“死神领奏”。后边的慢乐章是作曲家在观看了一处教堂墓地后受到感悟而作,曲趣安详、情美,并且在乐章的结尾由灿烂的铜管引向最后的末乐章。女高音出现了,唱着从《少年魔角》中选出的一首《天堂装满小提琴》。这会儿你觉得晴空碧蓝,整个儿是祥和、圣洁的天国气息。再又转回来的马儿铃铛,听上去也仿佛已经是载着天使在天国而不是原野上乱跑了。
  
不过,马勒音乐的这种天国气息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此后的交响曲里, 马勒更醉心于人世间的生死莫测、悲欢无常,带点迷惘感,甚至也带点神经质。
  
塞尔的马勒“第四”是30年盛誉不衰的名演奏,至今未有出其右者。无比优异,令人不敢多言的演绎,高贵的亲切感,加上辽阔、舒展的柔韧性。而且录音品质绝佳,你只需听上几分钟就满耳滋润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5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No. 5  
马勒:第五交响曲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乐团  
EMI CDM 7 69186 2






在美妙而清新的《第四交响曲》之后,马勒的志趣从天堂转回了人间。

《第五交响曲》再度需要一个庞大编制的乐队来对付。但这回纯粹是器乐的。在五个乐章的历时75分钟的演奏中,仅仅管弦乐的音响就已经很够咱们受用了。尤其是巴比罗利1969年录制的这个演出版本,既有高贵的气度, 又不乏兴奋的表情,加上音效上表现的音场深阔惊人,音响饱满且层次充分, 使它成为交响曲唱片的一大奇观。在主要靠唱片来爱乐的我辈心目中,几乎可以说是巴比罗利“炒”热了马勒“第五”。20 多年来,在这个曲目上没有其它版本可同巴比罗利的这张分享殊荣。  

巴比罗利致力于推广马勒是50年代的事了,比瓦尔特和门格尔贝格晚了许多。他后来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迷上马勒的:在那时的英国乐坛,内维尔·卡达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乐评家,有一天此翁认真地告诉已经50多岁的巴比罗利,“约翰,我的孩子,你现在还不知道马勒。但他的音乐却是为你写的!”  
  
的确,马勒音乐中蕴含着许多巴比罗利最擅长发掘的内秀。听这首交响曲,特别是第四乐章,那个极著名的,也常常被单独演奏的“小柔板”,你或许会想到,那些听马勒只注重听音响的朋友,是多么不幸。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6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ien 6-8  
马勒:第六、七、八交响曲  
Klaus Tennstedt/London Philharmonic Chorus,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腾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
EMI CMS 764476-2





爱乐者有福了,腾施泰特的马勒“千人”交响曲是以正价版发行,但EMI公司竟然并上第六、七交响曲以中价版发行。腾施泰特的马勒一向口碑极佳,他对马勒的热情,变成牢固的自信,展现出魅力十足的演奏。他在第六号的表现实在很微妙,力度也很大,但音乐的分句柔美。腾施泰特一样认为演奏乐曲时必须在情感的表达和理性的控制力间保持平衡,他自己做到了吗?就试试本片吧!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7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No.8
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
Rene Kollo、Arleen Auger、Heather Harper、Yvonne Minton  
哈蓓、柯罗等人演唱  
Solti/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索尔第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维也纳合唱团等  
Decca 414 493-2(2CD)





管风琴、合唱和乐队的全奏骤然而起,造成一个声势骇人的开头,旋即便在一片祥和、抒情的气氛中由第一女高音引出八位歌手(五女三男)的重 唱和轮唱,时而激昂,时而惆怅,且令乐队和合唱队在背后像大海波涛似的 时时起伏,或澎湃或绵延,汇成这壮阔无比的景象。这就是马勒《第八交响 曲》的整个激动不已的第一部分留给听众的辉煌印象。
  
马勒“第八”之所以还被称作“千人交响曲”,是因为它的正规演出需要一个大型管弦乐团、两组混声和一组童声的三个合唱团、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风琴,以至于音乐厅的乐池里实实足足有上千人在参加演出。声势之大, 亘古未有,简直令人怀疑马勒是不是太过分了?  
  
至少这样的怀疑在马勒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而今天的已经享受惯了现代音响条件的音乐会或唱片听众,反倒会因此而欢呼呢。何况,这股音响狂潮里毕竟还是淌着真正音乐的涓涓细流。即使是在喧嚣动荡的第一部分里, 那恍若汹涌的海面上飘着云朵般的抒情的歌唱,还是相当迷人的。更何况,后边很长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围。人声和乐队的音响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变化,更富色彩。有些段落还非常优美。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8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No.8
马勒:第八交响曲  
Elizabeth Connell, Edith Wiens, Dame Felicity Lott, Trudeliese Schmidt  
克乃尔、维恩丝等染演唱
Klaus Tennstedt/Tiffin Boys' School Choir,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腾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
EMI CDS 7 47625-2(2)





马勒第八交响曲是腾施泰特系列中最后录制的,也是最杰出的一张唱片。虽然不及索尔蒂的壮阔声势,但是他以更宽广、华丽的视野,也同样地散发出慑人的威力,而EMI当代优秀的录音将腾施泰特丰富的音色完美地记录下来,威斯特敏特管风琴的声音排山倒海,值得一书。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09 发表于: 2008-12-02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8  
马勒:第八交响曲  
Giuseppe Sinopoli /Philharmonia Chorus & Orchestra  
辛诺波里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DG 435 433-2
  



  
辛诺波里对于乐曲的研究方法相当特殊,可能是新一代指挥家中唯一以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乐曲的指挥,所以他的一些录音有时似乎学究味太重。这回和爱乐交响乐团着手录制马勒交响曲全集可也费了好大一番心力。这张第八交响曲“千人”,辛诺波里的热气沸腾,每个乐念的转折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0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 Symphony 9/Kindertotenlieder  
马勒:第九交响曲、亡儿之歌
普莱(Hermann Prey)男中音  
Bernard Haitink/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Philips 416 466-2(2CD)
  
  



尽管忌讳这不祥的数字,马勒还是没能回避得了“第九”,在《大地之歌》之后还是躲不过去又写了《第九交响曲》。但好像是真有“天数”的, 他终究也没迈过这道门槛,没等写完“第十”便辞世了。因此,以完整的作品而论,《第九交响曲》便是马勒的绝笔之作。为纪念马勒,瓦尔特1912年6月在维也纳指挥了这部交响曲的首演。

《第九交响曲》又是80分钟的长篇巨著,而且又是极庞大的乐队编制。很长的首乐章非常冲动,然而结尾却意味深长地沉静下来。第二乐章表情复杂多变,既亢奋不已,也有纤细的抒情段落,而又始终带有明显的谐谑曲风味。“回旋曲——滑稽曲”乐章听起来闹洋洋的,整个乐队像一群七嘴八舌的小孩。这里面几下低沉有力的大鼓或许是音响迷更感兴趣的。最出格的是, 末乐章竟是一个慢板!而且几乎是纯粹用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原本带点悲凉, 骨子里却让人听得温暖,深情厚爱绵绵无尽。  

海廷克演绎此曲从容不迫,显得动必有方。尤其末乐章的弦乐合奏精致、柔韧,层次丰满,甚至比他在令人难忘的布鲁克纳“第七”慢乐章中表现得更为杰出。此外,卡拉扬1982 年的现场演录(DG 410 726 或 439 024-2, 2CD)也有经典地位。再还有巴比罗利版(EMI CDM7 63115 2),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1 发表于: 2008-12-02
Gustav Mahler: Rückert Lieder, song collection for voice & piano  
马勒:5首吕克特歌曲  
蓓克(Dame Janet Baker)女中音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管弦乐团  
EMI CDC 7 47793 2
  



  
如果你喜欢马勒的交乡曲,却忽略了他的歌曲,那么实在是不可原谅。马勒的5首吕克特歌曲写于1901-1902年间,是以诗人弗雷德里克-吕克特(Friedrich Rkert)的词入乐,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组连篇歌曲,但各具曲趣。蓓克的演唱表情丰富、情感真挚投入,令人动容;巴比罗利的伴奏同样相当精彩。本片另外还收录“悼亡儿之歌”与“流浪青年之歌”,是马勒迷不可错过的唱片。又,如果想听男声唱的,EMI另外有一张菲舍尔-迪斯考演唱的版本,曲目与本片完全相同,编号为:EMI CDC 7 47657 2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2 发表于: 2008-12-02
Mahler's Songs of Youth  
马勒:“流浪青年之歌”等歌曲  
蓓克(Janet Baker)女中音  
帕森斯(Geoffrey Parsons)钢琴
Hyperion CDA 66100




  
这里收集的是马勒早期的歌曲,其中有两首1880年写作的曲子,甚至从未被录音过——Im Lenz和Wintenilied。蓓克的演唱温暖感人,与帕森斯营造出一股诗情画意。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3 发表于: 2008-12-02
Frank Martin :Orchestral Works
佛朗克-马丁:管弦乐作品  
Matthias Bamert/London Philharmonica Orchestra  
巴默特指挥伦敦爱乐
Chandos CHAN 9312  





自昂塞尔梅之后,似很少人会去碰这位瑞士籍作曲家马丁(Frank Martin )的作品。当然新一辈的指挥家Bamert将这种状况稍做了改观。“小协奏交响曲”是马丁十二音列音乐代表,他仍使用着协和的和弦与全音阶。Bamert乐曲的井然有序,造型端正,让聆听者放下抗拒之心,专心聆听马丁的作品。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4 发表于: 2008-12-02
Frank Martin: Polyptyque; Études; Concerto pur 7 instruments à vent  
佛朗克-马丁:为七支管弦乐器、打击乐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练习曲——Polyptique for violin and two orchestras  
Marieke Blankenstijn小提琴  
Thierry Fischer/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菲舍尔指挥欧洲室内乐团  
DG 435 383-2
  



  
这是一张出色的录音。Polyptique是应梅扭因的邀请而成于他去世前一年,这是从一次纪念耶酥受难的典礼得到的灵感,这六个乐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充满复杂的情感;另一部分则在探索内心世界。乐团与独奏者的投入产生强大的力量。虽然Erato的版本在协奏曲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但这里仍超越其成就!练习曲的表现亦很杰出,录音精纯,捕捉到每一个细节,而且动态范围很广,值得推荐!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5 发表于: 2008-12-02
Frank Martin : 6 Monologues from "Everyman"
佛朗克-马丁:6 Monologues from "Everyman"、歌剧“暴风雨”3首选曲
菲舍尔-迪斯考(Fischer Dieskau)男中音  
马丁指挥柏林爱乐  
DG429 858-2




  
“Everyman Monologues”是20世纪伟大的连篇歌曲杰作之一,乐曲本身格外富于想象空间。在这张经典的唱片中,菲舍尔-迪斯考及马丁的诠释鲜明生动又活泼。“暴风雨”中,管弦乐前奏曲魅力十足,而两首咏叹调亦同样杰出。这是较冷门但却值得一听的声乐唱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6 发表于: 2008-12-02
Massenet: Le Roi de Lahore  
马斯内:歌剧“拉霍尔城的国王”全曲
Sherrill Milnes, David Wilson-Johnson, Joan Sutherland, Huguette Tourangeau, James Morris, Nicolai Ghiaurov
苏莎兰、贾洛夫等人演唱
Richard Bonynge/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波宁吉指挥国家爱乐管弦乐团
Decca D 210 D 3
  



  
“拉霍尔城的国王”是马斯内第一部在巴黎歌剧院上演的歌剧,也是他音乐生涯转折点的关键作品。马斯内以意大利的异国情调作为背景,呈现一个幻想的故事。波宁吉捉住这个原则加以发挥,非常成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7 发表于: 2008-12-02
Massenet: Chérubin
马斯内:歌剧“小天使”  
Dawn Upshaw, Frederica Von Stade, June Anderson, Samuel Ramey等人演唱
Pinchas Steinberg/Munich Radio Orchestra, Bavarian State Opera Chorus  
施坦伯格指挥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合唱团  
RCA 09026 60593-2(2)





马斯内是个天才型的作曲家,他的才华可能是从“小天使”这部歌剧中显示出来。有人说“小天使”是从莫扎特”费加罗婚礼“之后最伟大的喜剧,真的吗?你自己试试吧!施坦伯格这个版本的歌唱家阵容是格外的整齐。他们展现活生的,洋溢快乐生命力的演奏,施坦伯格带领他们将自己的意志灌注入作品中的每一个细部之中,高密度演出令人激赏。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8 发表于: 2008-12-02
WILLIAM MATHIAS:DANCE OVERTURE,OP.16、AVE REX,OP.45、INVOCATION AND DANCE,OP.17、HARP CONCERTO,OP.50  
马赛厄斯:舞之序曲作品
DAVID ATHERTON/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阿瑟顿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SXL 6607  





这是一个和你想象中不同的现代音乐作品,马赛厄斯明显易记的旋律,有奇妙的创造力,紧紧的吸引着人们。“舞之序曲”是他较为人熟知的曲目,除此,唱片中收有竖琴协奏曲,曲风柔和,富想象力。想了解马赛厄斯请以此开始。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319 发表于: 2008-12-02
Bohuslav Martinu:The Greek Passion
马尔蒂努:希腊受难曲  
John Mitchinson Pield  
Sir Charles Mackerras/Czech Philharmonic Chorus、 Brno State Philharmonic Oechstra
马克拉斯指挥捷克爱乐、Brno国家爱乐
Supraphon Dig. 1116
  



  
这是一部现代的受难曲,马尔蒂努在死前身心最受煎熬时期写作的。开启乐曲序幕的前奏曲如赞美诗般简单纯洁,而作品中不时出现仿佛亚纳切克、穆索尔斯基和布里顿的音乐影子,也很吸引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