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99167阅读
  • 790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0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infonia Concertante
普罗科菲耶夫:为大提琴、管弦乐所写的交响协奏曲  
Mstislav Rostropovich/CELLO
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  
Malcolm Sargent/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萨金特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CDC 7 49548-2
  



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乐曲是依据其不甚成功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所改写,提供了独奏者更多表现的机会。这张EMI的唱片真可说是权威中的权威,因为罗斯特罗波维奇曾参与其中独奏部分的谱写,而搭配的米亚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亦是三星带花(见前面介绍),故不应错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1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ymphonies Nos. 1 & 5、Romeo and Juliet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五交响曲,罗蜜欧与朱丽叶(选曲)
Sergey Koussevitzky/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
RCA 09026 61657-2
  





很奇怪的,这是库塞维茨基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45年间的录音,但一直未以78转LP发行,直到1977年RCA日薄西山之际才挖出来以LP来发行,大家才发现这个演奏的瑰宝。最后还要告诉各位爱乐迷一件事,这张录音是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所录制,音效不同凡响。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2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ymphonies Nos. 5、Romeo and Juliet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罗蜜欧与朱丽叶(选曲)
Sergey Koussevitzky/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
RCA Victrola VL 12021




  
在普罗科菲耶夫指挥下,波士顿交响乐团在此借普罗科菲耶夫这个曲目,展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顶级演奏水准,甚至连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也难以相比。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弦乐部分极其流畅,光泽可人。而《罗蜜欧与朱丽叶》戏剧的冲击颇抢眼。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3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ymphonies Nos. 5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23 216-2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无疑是第五交响曲至今最佳的诠释者之一,此时正为柏林爱乐的演奏高峰期,而录音方面,亦属DG的一个典范代表作,美国录音师把管弦乐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4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Peter & the Wolf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  
吉尔古德(John Gielgud)朗诵  
Richard Stamp/London Academy Orchestra  
斯坦普指挥伦敦学院乐团  
Virgin VC 7 90786-2
  
  



不止一两个作曲家专门为儿童写过曲子,从贝多芬到福雷、德彪西等等都曾经写过或者童趣十足,或者索性是让孩子们来演奏的作品。这个传统在20世纪得到发扬光大,其中两首最成功,一是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再一首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这首称为“交响童话”的乐曲,叙述少年彼得在一群善良的小动物的帮助下与大灰狼周旋,并最终制伏它的故事,由成人的旁白(男声)和一段段小曲子组成,和布里顿后来所作《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性质相仿,是为少年儿童初步掌握交响音乐特性而写的启蒙教材式的作品。当然,因为它非常好听,如今就成了老少咸宜,甚至多半是大人在欣赏的音乐了。其中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曲调,乐队配器非常性格化和情节化,通俗易懂,而且活泼、幽默。  
  
按照普罗科菲耶夫本人的说明,这篇交响童话中的每个角色都在乐队中由一种乐器来扮演,长笛扮小鸟,双簧管是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猫,大管扮演爷爷,三个法国号的和弦恰是一派狼声狼气,弦乐的合奏即主人公彼得,而最后的定音鼓和大鼓,则是模仿猎人开枪。  

这张唱片被“企鹅指南”评鉴为三颗星带花,荣誉到顶头了。唱片上搭配的另两首曲子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和莫扎特的《G 大调小夜曲》。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5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ummer Night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夏之夜组曲
Berglund/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贝尔格伦德指挥伯恩茅斯交响乐团
EMI ASD 3141
 



  
如同标题般,普罗科菲耶夫这首音乐洋溢着令人陶醉愉悦的曲调,带点芭蕾舞曲风格,也是依据一出不太有名气的歌剧改写而来的,表现出他丰富多变的音乐性。而这个曲目,也由于这张唱片才渐渐为人所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6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Romeo & Juliet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号及第二号组曲  
Yoel Levi/Cleveland Orchestra
莱维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Telarc CD 80089  




  
莱维在1980—1984年之间担任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指挥,他指挥的这张作品,是截止目前为止,普罗科菲耶夫这首杰作的最好选曲录音。这张录音具有Telarc一贯的特质,华丽的弦乐和出色的整体表现,以及流畅的演奏,好象把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变得更可亲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7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1 in D flat major, Op.10、Scena(from "Romeo & Juliet")、Dance of Young Girls with Lilies(from "Romeo & Juliet")
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罗蜜欧与朱丽叶(钢琴版)  
Andrei Gavrilov, piano
加夫里罗夫钢琴
Simon Rattle/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拉图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EMI ASD 3571




  
安德烈-加夫里罗夫是年轻的苏俄钢琴音乐家,1975年因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替代里赫特,震惊四座,名声从此不迳而走!要说这是我们听过最精彩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号,一点也不夸张!拉图的管弦乐和EMI的录音也颇令人侧目。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8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6 in A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奏鸣曲    
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钢琴  
DG 413 363-2
  




虽然一般而论,为钢琴写奏鸣曲,在20世纪是有点悖时的,往往吃力不讨好。但普罗科菲耶夫是个重要例外。他的奏鸣曲的确写得好。尤其是他的九首奏鸣曲中的第六、七、八,即被称为“战争奏鸣曲”的三首,堪称20世纪的钢琴奏鸣曲之最。它们作于1940—1944年间,即“二战”爆发后至战胜法西斯德国的前夕,所以有此别称。   
  
《第六奏鸣曲》本身倒并没有多少战争气息。何况此时希特勒还没有进攻苏联,战争离我们这位作曲家暂时还很远。主要还是他一贯的大胆、泼辣和把钢琴当作打击乐器来使用,构成了此曲的风格特征。激烈的首乐章开头处的和声设计,即从一个调上的片断开始,不经任何过渡便转入一个远关系调的做法,就是最具普氏特征的一笔。当然他现在除了泼辣还有了点儿“仙气”。中段柔缓下来,散漫的旋律间充满着奇异、绚丽的钢琴音响,令你不禁疑惑它们从何处冒出,又打算往何处隐没。小快板的第二乐章是那种普氏特有的怪异而迷人的进行曲面貌,在仿佛步履沉重的低声部伴奏音型的有力推动下,那支其实是不三不四但却煞有介事的旋律,居然也显得相当流畅!这让人想起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也是被这煞有介事的把戏搞得有声有色......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09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 Sonate No. 7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
Stravinsky: Petrouchka
斯特拉文斯基:三乐章彼得鲁什卡
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钢琴  
DG 419 202 -2
  




以演奏水准而论,20 世纪钢琴音乐的无数唱片,要算这张最荣耀,得到好评最多了。
  
《第七奏鸣曲》是普氏三首“战争奏鸣曲”的第二首,因其1942年写成此曲时适逢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德军,作者便以此作贺,故名《斯大林 格勒奏鸣曲》,尽管它实际上是从1939年就开始写的,本身与这场战役毫无关系。战争意味在今天也可以换成一场球赛的气氛,因为那不同寻常的7/8的拍子的确飘忽而动荡,而这与普氏通常总是重复使用某种简单、规整的八分音符的固定音型来构成高潮的做法很不一样。音乐紧张、激昂,有戏剧性冲突的巨大推动和真正的力量美。
  
在同名舞剧打响之后,余兴未尽的斯特拉文斯基,1921年又从中选出三段音乐,改编成钢琴曲《三乐章彼得鲁什卡》,题献给鲁宾斯坦。但我估计浪漫派的鲁宾斯坦不会很喜欢这种弹法是敲击式的,而曲趣又带点鬼打鬼闹的新潮音乐。因此如今弹这个作品,波里尼要算一枝独秀了。
  
唱片上另有韦伯恩的《钢琴变奏曲》和布烈兹的《第二奏鸣曲》,也都让波里尼弹得出神入画。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0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Violin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63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小提琴
Alceo Galliera/Philharmonia Orchestra
加列拉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SXLP 30155





虽然海菲兹也曾与库塞维茨基和明希灌录过这个曲目的唱片,但奥伊斯特拉赫深刻地掌握了此曲的旨趣,而且乐团的搭配更是天衣无缝。录音室空间感足,而且音色温暖。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1 发表于: 2008-12-04
Prokofiev:Favourite Composers
普罗科菲耶夫:“你喜欢的音乐家”系列之一
Various Artists
各名家
Decca DPA 617/8(2LP)




这个合集将Decca唱片中普罗科菲耶夫的杰出代表作集于一堂。指挥家包括有克尔提斯、鲍尔特、安塞美、萨金特和阿巴多等。乐团有伦敦交响乐团、巴黎音乐学院乐团和大会堂管弦乐团等,洋洋洒洒。当然也包括了理查森担任精彩旁白的“彼得与狼”。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2 发表于: 2008-12-04
Sergey Prokofiev:War and Peace (Guerre & Paix)  
普罗科菲耶夫:歌剧“战争与和平”(全曲)  
Vichnievskaia,Eduard Tumagian, Lajos Miller, Nicola Ghiuselev, Romuald Tesarowicz, Catherine Ciesinski  
薇希妮芙丝卡雅等人演唱  
Mstislav Rostropovitch/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法国国家乐团与广播合唱团
Erato 2292 45331-2
  


  
这是罗斯特罗波维奇为完成作者的遗志所录制的。经由这套录音,我们才认识本世纪最伟大的歌剧!整出歌剧正符合托尔斯泰所描写的气氛,罗氏处理整出歌剧温暖而有力,库图佐夫将军在议会引发的爱国合唱里将气氛带到最高潮!合唱团表现非常出色。全曲四个多小时,正好录在四张CD里,没有任何部分被截断。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3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 La Bohème  
普契尼:波希米亚人  
Robert Merrill, George del Monte, Jussi Bjoerling, Victoria de Los Angeles, Lucine Amara  
安赫丽丝、毕约林等人演唱  
Sir Thomas Beecham/R.C.A. Victor Orchestra  
比彻姆指挥R.C.A. Victor 管弦乐团  
EMI (mono) CDS 7 47235-2(2)
  



  
安赫丽丝和毕约林两位杰出的歌者成就了这个1956年版的《波希米亚人》,虽然年代已久,但感人至深,所幸的是经过立体声的再制,声音依然活生生,保留了一段历史记录。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4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 Madama Butterfly (highlights)  
普契尼:蝴蝶夫人  
Mirella Freni, Luciano Pavarotti, Christa Ludwig, Robert Kerns, Michel Sénéchal  
弗雷妮、帕瓦罗蒂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Vienna State Opera Chorus,Vienna Philharmonica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及歌剧院合唱团  
Decca 417 577-2(3CD)





1904 年2 月17 日晚,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满场吵闹夹带着嘘声,让普契尼尝到了有史以来意大利歌剧首演最糟糕的一次惨败。这真让人怀疑,素有酷爱歌剧的传统美名的意大利观众,果真是那么有教养吗?若不是后来托斯卡尼尼在布雷西亚的小歌剧院里做出妙手回春功绩,恐怕意大利人就连他们是否会感到遗憾都说不清了。  
  
当然毫无疑问,时至今日,《蝴蝶夫人》已经成为世人最珍爱也最熟悉的歌剧之一。许多人会觉得,巧巧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差不多是和流行歌曲一般耳熟了。由于具有东方色彩,咱们中国的乐迷,似乎还很乐意将此剧看作所有歌剧之最呢。  
  
他们都很熟悉《蝴蝶夫人》的剧情了。他们会很满意,这里面的音乐,仿佛是为了他们的缘故而特别多了点东方式的美感。他们还更能体会巧巧桑这位东方女性的悲剧经验,憧憬和忍耐,当初的天真和后来的绝望......  

当初她是个15 岁的少女,而到剧终时,“蝴蝶”已经做了母亲。饰演这个角色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卡拉扬这个公认的首选版本里,你必能听得分明,弗雷妮是如何地把巧巧桑一幕幕的从少女唱成了少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5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Tosca
普契尼:托斯卡  
Maria Callas, Giuseppe di Stefano, Tito Gobbi, Franco Calabrese, Angelo Mercuriali  
卡拉丝、斯台凡诺等人演唱
Victor de Sabata/Milan La Scala Chorus, Milan La Scala Orchestra
萨巴塔指挥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  
EMI CDS 7 47175 8(2CD)
  
  



普契尼最出名的三部歌剧的第二部,是1900 年上演的《托斯卡》。这恐怕也是他所有歌剧中最叫红的一部了。
  
写实主义的普契尼,这回找着了一个情节很抓人,而且人物关系很出戏的脚本,以使他的“音乐剧”色彩获得更为引人入胜的舞台效果。尤其是当因政治罪而下狱的画家卡代拉多西将被处死的前夜,他的恋人,忠贞而机智的托斯卡,从警察头子斯卡皮亚那里骗得命士兵行刑时发虚弹的手令后,因斯卡皮亚的纠缠而被迫杀死了这恶棍——剧情至此,让观众大大松了口气,于是就需要有一段两个恋人之间的抒情戏,而普契尼也果然不负众望,顺理成章地让画家唱起了那著名的“今夜星光灿烂”。  
  
但枪里的子弹是真的。卡伐拉多西倒下了......

当然,《托斯卡》从头到尾都很好听,即使不看它的场面也很可欣赏。特别是卡拉丝/萨巴塔的这个无与伦比的杰出版本,每位歌手和乐队都令人十分满意。虽然是1953 年的单音录音,转成CD 后音效却不差。而那个时候的卡拉丝,嗓子正是黄金一般。听第二幕中的“为了艺术,为了爱”,你就知道风头最足时的卡拉丝是如何迷煞人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6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 La fanciulla del West
普契尼:西方少女
John Dobson, Placido Domingo, Handel Owen, Carol Neblett, Gwynne Howell, Paul Hudson, Sherrill Milnes
多明戈等人演唱  
Zubin Mehta/ Royal Opera House Orchestra Covent Garden, Covent Garden Royal Opera House Chorus and Orchestra
祖宾梅塔指挥皇家考文特花园歌剧院管弦乐团  
DG419 64002(2)




  
普契尼声称《西方少女》是《蝴蝶夫人》的一个对应。DG在1977年借考文特花园歌剧院盛大公演此剧的同时,网罗了大部分的歌手着手录制唱片。梅塔对此剧的作风颇明快,在开头便很清楚地彰显出来。是DG少数歌剧佳作之一。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2-05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7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 La fanciulla del West  
普契尼:西方少女
Renata Tebaldi, Dario Caselli, Edio Peruzzi,Mario del Monaco, Enzo Guagni  
苔芭尔迪、摩纳哥等人演唱  
Franco Capuana/ Saint Cecilia Academy Orchestra  
卡普亚那指挥圣塞西利亚学院乐团及合唱团  
Decca 421 595-2(2CD)
  
  



“西方少女”曼妮,与那位东方的“蝴蝶夫人”巧巧桑,恰成对照!这位敢在盗匪横行的加州矿区开酒店的美国姑娘,可不像巧巧桑那么甜蜜而柔弱。她开朗,泼辣,敢作敢为,甚至还有点胆大包天。当盗贼约翰被警察追捕,走投无路之际,曼妮不仅在自己的酒店里藏匿下他,竟还爱上了他,并且在一场关系到是否把他交出去的赌博中,靠作弊而赢了前来捉拿约翰的警官......
  
这里的人物和故事在某些方面有点类似《托斯卡》的套路,一个性格上强有力的女性成为戏剧中的主要推动。但此剧又不像《托斯卡》那样成为震撼人心的悲剧,而是以一个并没有多少说服力的“大团圆”的结局告终。这的确有点掉份。
  
但撇开剧情,人物和场面的那种美国式的、西部牛仔作派的胡闹,还是蛮够味儿的。音乐还蛮不错,始终是普契尼一向的浓郁、饱满。在卡普亚那这个版本里,苔芭尔迪把曼妮唱得很出性格,奔放时,细腻处,无不一一妥贴、传神,真正是活跳跳的一个美国妞儿。50 年代末的录音,居然音效奇佳,动态、场感乃至音色上那点灵气,都不输给后来者,譬如 1977 年灌录的也是很出名的梅塔版(DG419 640-2,2CD)。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8 发表于: 2008-12-05
Puccini: La Bohème
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  
Piero de Palma, Fernando Corena, Giovanni Inghilleri, Hilde Guden, Raffaele Arie, Giacinto Prandelli, Renata Tebaldi, Ildebrando Santafe, Melchiorre Luise  
苔巴尔迪等人演唱  
Alberto Erede/ Rome Chorus and Orchestra of the Academy of St. Cecilia  
阿尔贝托-埃雷德指挥罗马圣洁奇丽亚音乐学院乐团
Decca 440 233 2(2)





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好的版本不少,诸如卡拉扬版和赛拉版都是Decca公司所发行;然而,Decca另一个由埃雷德指挥的版本却被世人遗忘,令人为之抱屈。光看罗马圣洁奇丽亚音乐学院乐团和苔巴尔迪的组合就使人信心大增,只可惜它是1951年的单声道录音。但有一个理由是让你非听这套CD不可:这套《波西米亚人》是该曲在录音史上首次全曲录音,充满浪漫热力的演出,使你忘记音质的不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线vip_laomao
只看该作者 419 发表于: 2008-12-05
Purcell:King Arthur  
珀塞尔:亚瑟王  
Veronique Gens, Claron McFadden, Sandrine Piau, Iain Paton, Jonathan Best等人演唱
William Christie/Les Arts Florissants  
威廉-克里斯蒂指挥Les Arts Florissants  
Erato 4509 98535-2




  
这张《亚瑟王》是1995年2月在巴黎的录音,录音师完全将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抓入麦克风,忠实地反映在出版的CD中。也许有些爱乐迷会讨厌来来往往的演出者进出舞台所发出的噪音,但是不可否认的,它是最能表现现场演出的感觉,不只是舞台的感觉,乐器的形体也录得十分传神,是个舞台剧录音的典范。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