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hms: Violin/Double Concerto ~uh,R-Q$
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 Ls{]ohP
谢霖(Szerying)小提琴/斯达克(Starker)大提琴 y.?Q
海廷克(Bernard Haitink)指挥音乐厅管弦乐团 wo_iCjmK
Philips 426 631-2 L?r\J8Ch<
; 8u5
uEDvdd#V.
,<<HkEMS
48[b1#q]
这是布拉姆斯总共四首协奏曲的最后一首,也是他的全部管弦乐作品的最后一首(Op.102). ?tf<AZ=+^L
e4Xo(EY &
与前面的三首协奏曲有很大差异,这首不仅是为两件独奏乐器而作,而且织体上也不再是接近交响曲的模式.以往的某些评论认为它有点巴罗克"大协奏曲"的意思,让两件独奏乐器代表小协奏部分而与乐队形成对比,虽然首乐章仍是一如既往的奏鸣曲快板.我倒是觉得,在某些乐段,它听起来还更多点儿接近弦乐四重奏的味道. !E_RD,_
trM)&aQto
三个乐章都很好听,而且都有特色.首乐章从一个悲怆的乐队合奏起头,跟着是大提琴的如泣如诉,又带出小提琴在一个很窄的音域里的辗转,徘徊,仿佛是努力克制着自己,又仿佛是在安抚着发出艾怨的那位同伴,就像通常女人安慰男人那样.中间的行板乐章有一种舒展而迷人的悲苦,两个独奏之间的深情的应答一再被乐队遮断——我不知道布拉姆斯在写这段音乐时是否想到了他和克拉拉 舒曼之间的情形.人们后来称赞它是布拉姆斯笔下最简洁却又最富有人情味的慢乐章之一,的确很有道理.末乐章的主题是一段欢快的舞曲,而且不仅是欢快,还有超然和幽默.晚年的布拉姆斯就是以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一生中的种种酸楚的. ./Wi(p{F
?oQAxb&
MTeCmFe0;
注:图片是再版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