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12687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660 发表于: 2008-12-08
Bruno Walter Conducts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瓦尔特与伦敦交响乐团
1983年HMV经典录音
Dutton Laboratories CDLX 7008  




  
从7分钟的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就领略瓦尔特那种宛如歌唱的指挥诠释。瓦尔特的音乐总是充满温馨与亲切之情,但有时幅度之大仍是相当惊人。从低声啜泣的乐段突然变得气势雄伟,但其中又没一点勉强感,这正是瓦尔特的拿手觉活。瓦尔特的浪漫气质及深厚的人文素养,永留人心。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1 发表于: 2008-12-08
The Fantastic Leopold Stokowski: Transcriptions For Orchestra
斯托科夫斯基的飨宴  
Erich Kunzel/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大众管弦乐团  
Telarc CD—80338
  



  
斯托科夫斯基是1909年在辛辛那提开始他的指挥事业的,3年之后跳槽到费城管弦乐团。本张录音是改编自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辛辛那提乐团时所改编的管弦乐曲。事实上,由斯托科夫斯基自己灌录的唱片,就音效的光辉程度而言,没有可以与这一张相比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2 发表于: 2008-12-08
Nathan Milstein
米尔斯坦
Bach: Sonatas & Partitas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EMI ZDS 7 64793-2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的演奏,对每一个小提琴家都是技巧上的挑战,但他并非为了技巧炫耀,,而是为了音乐表现而谱写。这次获得三星带花的米尔斯坦版本并不是他在70岁的录音,而是五十年代于EMI的准音录音。比较起新的版本,年轻的米尔斯坦的巴赫显得无比凌厉,音乐十分深刻、耐听,50年代已经是一位大师级的演奏录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3 发表于: 2008-12-08
French Music for Clarinet and Piano
法国单簧管与钢琴音乐  
(圣桑:奏鸣曲  
德彪西:第一号狂想曲、阿拉贝斯克
普朗克:奏鸣曲
施米特:小行板等)
Gervase de Peyer, Gwenneth Pryor  
杰维斯-德-皮耶尔单簧管,格温思-普奈尔钢琴  
Chandos CHAN 8526





杰维斯-德-皮耶尔虽然录了三十张左右的唱片,但从来没有象这张如此吸引人,而杰维斯-德-皮耶尔也伴以情感丰沛的演奏,曲目编排得当,演奏也自然,是单簧管室内乐中之上品。录音真实。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4 发表于: 2008-12-08
British Cello Music, Volume Two  
英国大提琴作品集(第二集)  
朱里安-洛伊-韦伯(Julian Lloyd Webber)大提琴
ASV DCA 807




  
致力于大提琴音乐普及化的韦伯,曾将许多音乐改编成大提琴演奏的轻音乐。另一方面他对于新的大提琴曲目的开发也是不遗余力。这次韦伯介绍几首大家很少聆听的美国作曲家的大提琴作品,包括斯坦福与爱尔兰的大提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在乐器本身的奏法与音色并无太大的突破,但韦伯对它们的诠释纯熟稳健、音色甜美悠扬,是典型的英国绅士的斯文气质。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5 发表于: 2008-12-08
Italian Recorder Sonatas: Vivaldi/Corelli/Marcello
六首意大利竖笛奏鸣曲  
佩特莉(Michala Petri)竖笛
马尔考姆(George Malcolm)羽管键琴
Philips 412 632-2





就算是前面那张唱片的姐妹张,这张也是由米查拉·佩特莉吹竖笛的意大利巴罗克奏鸣曲唱片同样堪称极品,稀有而珍奇。一切都是那样爽亮、滋润,温馨可人——这话既是在说唱片的演录,也是说那音乐的自身,融洽一致,难分彼此,合二为一。  

和古典时期的键盘乐奏鸣曲不同,更早时候的巴罗克“奏鸣曲”,通常都是由独奏小提琴(有时加一把大提琴)和伴奏乐器(几乎总是羽管键琴)演奏的。而在20 世纪,复兴古代音乐的普遍趣味则导致对这类乐曲的演奏和唱片录音,也常有以更为古老的竖笛代替小提琴作主奏乐器的情形。如此替换,可以比喻为将绸缎换成了玉珠,虽温柔略欠,却活泼益多。
  
小提琴来自意大利,因此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有着无比繁茂而精湛的器乐奏鸣曲音乐。这里的六首曲子(博依奇尼那首称为“室内嬉游曲”)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其中维瓦尔第和科雷利最出名,是爱乐朋友都知道的,另外四位依次是比加格利亚(约1676-1745)、博侬奇尼(1670-1747)、桑马蒂尼(1693-约1750)和马尔切洛(1686-1739)。
  
音乐有着地中海风情,温暖,明媚,纯净。还有古人的自得其乐,很让我们羡慕。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6 发表于: 2008-12-08
Vladimir Horowitz: The Studio Recordings - New York 1985
霍洛维兹1985年纽约录音室录音
DG 419 217-2




  
霍洛维兹的这一张录音具有惊人的生动感和准确性。舒曼与舒伯特的作品都表现出了绚丽的音色和清晰度。斯卡拉蒂原来为大键琴所写的奏鸣曲,在霍洛维兹手下流露出极其委婉、清脆、兼具高贵的气息。这一张录音的CD版真实而具有现场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7 发表于: 2008-12-08
Vladimir Horowitz:Recital
霍洛维兹演奏集  
DG 419 045-2
  



  
这张录音也许是霍洛维兹所灌录的所有录音中最好的一张,虽然年已愈八十的霍洛维兹在灌录此片时,难免地显露出一些技巧上的缺失。莫扎特在他手中流露出优雅的风韵,而肖邦a小调马祖卡舞曲也不可能弹得更纤细、优美了,只有b小调诙谐曲才偶尔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8 发表于: 2008-12-08
The Complete HMV Recordings, 1934-1936  
李斯特等钢琴作品全集
西蒙-巴雷尔(Simon Barere)钢琴  
Appian CDAPR 7001(2)
  



  
本套录音收录了巴雷尔从1934年—1936年之间为EMI所做的全套钢琴录音。这两张录音虽然年代久远,但仍将演奏者无与伦比的技巧清楚地呈现出来,使人叹为观止。只闻巴雷尔其名、未聆其声的乐迷,切不可放弃这两张钢琴演奏的经典之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69 发表于: 2008-12-08
Dinu Lipatti: The Legacy of Dinu Lipatti  
里帕蒂钢琴精选集  
(巴赫:耶酥,人类愿望之欢乐
斯卡拉蒂:奏鸣曲Op.9及Op.380  
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八钢琴奏鸣曲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布拉姆斯:a小调钢琴协奏曲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奏鸣曲等)  
里帕蒂(Dinu Lipatti)钢琴
EMI CZS 7 67163-2(5)
  




这套唱片代表了里帕蒂伟大的成就,不论从肖邦、巴赫到斯卡拉蒂、莫扎特或格里格等,他都表现得与众不同。是任何钢琴音乐迷的必备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