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忙着试音听了一堆自己珍藏多年的发烧碟,作为重新发烧的初哥,经不住诱惑又新近买了一些目前十分当红的发烧碟。加上本人的森海HD600耳机经过长达半月,每天10多小时的无情摧残,基本上己经历了风雨。已好拿它来见见彩虹。就这样一会音箱,一会耳机的听了几天,有了一点小心得,就像书名说的那样《有了快感你就喊出来》,所以没有快惑只有听感的我就不喊了,写出来见笑于大方之家。
听了近来当红的一些人声天碟发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器乐与人声的大小比例不一。首先我也不知道什么比例是正确、恰当的。从我的听感上认为老一代的发烧碟如《篮雨衣》人声、器乐的大小比例为1:1人声与器乐间互为平衡,相得益障。新一代发烧碟中《初次尝到寂寞》也大概是这样一种比例。《机遇》中蔡琴的比例稍大,《聆极物语》系列人声比例一个比一个大,同样柏菲的古璇也是这样,个人认为这种人声比器乐比例大的碟,在初听一下时很容易给人好感,就像有人在您耳边唱歌,但不耐听。而人声器乐比例一致的碟,初听不容易挑动你,但听久了却能感动你,让你一听、再听回味深长。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有个笑话说的是两个人讲相声讲得不好听,就下场直接挠听众的痒痒。迎得了满堂的笑声,不知道听众们是否满意这种相声艺术呢?
从前的发烧天碟是不经意间产生,注意:不是无意间,许多古典发烧碟往往在录制时首先关注的音乐性。经过大浪淘沙始被奉为天碟,这类碟可以历久弥新因为它有价值(音乐性、珍贵性,和古典美)。还有一类碟是些为打响牌子,式制作原创专辑而精心制作的大碟,多见于欧、美6、7、8十年代的流行乐碟。现如今的发烧碟很明确我就是要把它做成发烧碟,目前发烧界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反正有数码技术撑腰,想听口水声是吗?我扰让口水变成江水、海水淹死你,想听喉底声是吗?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来自北方的狼。想听齿音是吗?我就让你半夜作梦都听见我磨牙的声音。一些发烧碟没有原创,只有翻唱;没有艺术深入的再加工;只听见所谓科班出身的歌手在里边矫揉造作、拿腔拿调的模仿所谓的专业唱法,举一例子某公司新近录制的号称2003年第一张顶级女声天碟里歌手唱的一首《秋水伊人》与李谷一《秋水伊人》的唱功相比较,我只有四个字:贻笑大方、贴笑大方。
一些肤浅认识写出来也是同样四个字:贻笑大方
2003-06-05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