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门那里只要是集体就都有茶山,小学、初中当然都有自己的而且数目不小的茶山,因此,在茶叶采摘期,基本上每个星期学校都要安排我们上山采茶叶,一则为学校创造点经济效益,二则,美其名曰“劳技教育”,我想这一点,在很多别的地方的人是没有这种“福分”的,当然我在初中的时候还学过茶叶栽培、香菇种植、中草药识别、家禽饲养等课程,并且还获得了中国农业函授大学的毕业证书呢!!自己初中都没有毕业,就有“大学文凭”了,这也是闻所未闻啊。当然和我父母后来获得的函授大学还是一样的证书,他们是第三期,我是第一期,这样说来他们是我的学弟、学妹啦,真是乱了套了!!!
一般学校的采茶活动安排在下午,中午放学前,黑板报上就会写上通知,大家放学后看到,看到都会特别高兴,因为又可以出去放风了,中午我就好好吃上一顿,父母还会给我们换上补过的解放鞋和破旧一点的衣服,背上水壶,拎着篮子来到了学校,时间一到,集结出发,一路上我们还要唱歌呢,茶山离学校有5里路光景,这点路对我们来说是小意思啦,到了茶山上,各个班级分开,再按照小队分布在一垅一垅的上坡上,小学生采茶叶以量取胜,因此,满山坡都是人,热闹非凡。那时候大家都很听话,不会满山跑来跑去的,当然像我这样的当然就经常从上一垅跳到下一垅的,有时候不小心,茶叶洒了一地,拨拉几下装回篮子,心痛的很啊,当然泥土什么的就难免会带进茶叶中了,我最厉害的一次跳过了两垅茶叶,不过掉到了第三垅茶叶树中间,同学们都羡慕的很啊,不过我的裤子被勾破了,回家还被骂了一顿。
等到上了中学以后,情况就大变样了,通知一出来后,大家还是很高兴,因为这半天又可以不再上课了,中饭后,也不用再排队上山,三五个好友约好就有所有笑的上山了,至于路嘛,大家都熟得很,估计眼睛闭上都能摸回来。
大家到上山后有所有笑、有打有闹,整片山上都是欢声笑语,一会这头高歌一曲,一会那边响起阵阵笑声,回荡在幽幽的山谷间。至于我嘛,当然要带上自己心爱的随身听,来到山上以后,大家都尽量避开老师,和几个同学找到茶叶茂盛一点的地方下手,不过这是在低年纪的时候,等自己觉得够大以后,茶叶就不采了,这里转转,那里逛逛,听说哪个班的姑娘水灵,大家一起去看看,当然有时也凑到自己喜欢的姑娘身旁采采茶叶,当然茶叶是没采几下,心思全在看姑娘了。更多的是去采野子果吃,或是躺在茶树底下乘凉,等要下山的时候往往篮子里还是空空的,怎么办呢?
方法当然是有的,低年级的同学那里,每人讨上一小把(其实他们基本上是被逼的啦),一圈下来就有半篮了,还有就是自己班的女同学那里抢点,一篮子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运气好点,还能碰上在茶树底下亲嘴的早恋的主,那你说要不要给点封口费呢!看着他们慌慌张张跑开,自己的篮子里多出来的茶叶,那个味道真是美啊!!
当然有几次在讨、抢的时候会遇上老师,没办法,还给他们了,自己再想办法吧,有一次下山途中正好遇到班主任,那还有什么办法,拎了个空篮子回学校指定的茶厂了,还好我篮子里装了衣服,他看不见是空的。因为那时候大家采的茶叶都要过秤的,各个班级还要进行评比,因此数量一定要多班主任才高兴。我就绕道回了自己家的茶厂,呵呵,父母都不在,我就大大方方的装了一大篮子,好不容易拿到那个茶厂,校长看见我有这么多的茶叶,那个开心啊!一个劲的说,×××同学,大家应该像你学习啊!(都学我,那就要乱套了)还是自己家有茶厂好啊!
大概是九二年吧,国家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我们那里就开始私人大面积在自己家的山地上种植茶叶了,几乎我所有的亲戚都开发了自己的茶山,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由于我爸爸刚转手出让了茶厂,对茶叶已是相当的厌烦,就没有开发自己家的山地了。当然几年以后,我们镇家家户户都变成了茶叶老板,或有茶山、或有茶厂、或贩卖茶叶、或卖茶叶包装和其他配套,因此,在我们那里,几乎找不到哪家人和茶叶没有关系的。
每天晚上,小时候是听着青蛙叫入睡的,现在变成了听着茶叶机器的轰轰声入睡,当然天空还是依旧的星光灿烂。每到傍晚,镇上一条街差不多全是人,两边全是买卖茶青的人,讲价声、招呼声此起彼伏,有时候为抢先买下难得一见的好茶青,收购的老板还要吵上一吵呢。当然也有因为要价高的,或是茶青质量不好的,转来转去也没有卖掉的苦恼的人,还有卖了好价钱的人,一边数钱,一边和别人交流经验的开心人,生活百态尽在这里上演。到了早上,整条街又变成了成品茶叶交易市场,整个镇都泛着浓浓的茶香。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