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改RCA直通电位器,对音场的改变有多大还没听出来。
4. 声音的密度和重量感
声音的密度比较大,但还不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感觉,我想这和功放的功率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功放的输出功率比较大,将喇叭推得比较饱满,那么具有一定素质的器材出来的声音密度和重量都应该是令人感觉很过瘾,第一次听一定会有激动的感觉。
本系统的这两项指标我只能说还是不错。
5. 透明度。
系统比较通透,特别是中高频段,更换线材和墙插后不仅通透,而且润泽度也有进步。声音的韵味更趋好转。
6. 层次感、定位、结像力和形体感。
层次感不太明显,听过了嬷嬷茶的系统,我明白音箱的摆位如果离后墙的距离不够远的话,想听出层次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摆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定位、结像力合形体感都很好,大部头音乐的各种乐器的位置比较明显。
7. 活生感
还是一样,更换的电源线VD 和欧亚德墙插对系统的活生感有正面的影响。这一点在播放人声尤为明显。歌声有吸引力。
老刘同志 确实能钻研,一套音响系统能搞出20要素来,称得上是研究员水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